关于组织开展湖南女子学院第三届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 各系团总支: 为切实加强我校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不断培养造就大批具有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湖南省和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选拔优秀作品,经学校研究,决定开展湖南女子学院第三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时间 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 二、竞赛宗旨 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进取、迎接挑战。 三、参赛对象 全校在籍全日制本(专)科生 四、竞赛过程 2016年11月上旬,校第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挑战杯”竞赛)启动,由立项申报、项目实施、系部初评、学校复评、决赛答辩、表彰展示六个阶段组成。 1.申报立项阶段(2016年11 月) 各系广泛宣传发动,向师生征集“挑战杯”竞赛选题,指导有意参赛的学生认真填写好《湖南女子学院第三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立项申报书》。校团委对立项申报书进行初审,并组织评审委员会的专家进行评审,确认立项作品名单。 2.项目实施阶段(2016年12月) 校团委将对立项作品负责人进行培训。各系须开展“挑战杯”竞赛专项培训。所有立项作品均需在2016年12月10日以前完成立项申报。各系组织、支持、监督立项团队的项目进展,及时沟通信息。各立项团队根据研究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课题研究,为初评作准备。学校鼓励各项目通过各种方式,扩大作品社会影响。 3.各系初评阶段(2016年12月中旬-12月下旬) 各系对申报作品进行初评,提出修改意见。各系经过初评,将优秀作品向校团委推荐参加复评。 4.学校复赛阶段(2017年3月上旬) 校团委依实际情况对参评作品进行一定分级和分组,并按相应评分标准,组织评审委员会专家进行书面复评和复审答辩,确定入围决赛答辩作品名单。作品的形式审查由第一作者所在的系完成。校团委有权进行复查,一旦发现不合格者即取消其参赛资格。 5.决赛答辩阶段(2017年3月下旬) 校团委聘请专家进行书面评审和终审决赛答辩,并提出奖励名单。竞赛按三大类作品分别设特等奖和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发给荣誉证书和奖金。获奖作品将成为我校参加湖南省“挑战杯”竞赛的重点考察对象。 6.展示提升阶段(2017年4月上旬- 5月上旬) 在学校展出所有获奖作品,对作品进行进一步指导,提升作品质量,并最终确定参加省赛作品名单。 五、作品申报 (一)作品要求 申报参赛的作品须从实际出发,结合所学专业对社会热点(如低碳经济、经济结构调整、就业创业等),学科前沿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侧重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以下三类: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A.机械与控制(包括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工程、交通、建筑等); B.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电信、通讯、电子等); C.数理(包括数学、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等); D.生命科学(包括生物、农学、药学、医学、健康、卫生、食品等); E.能源化工(包括能源、材料、石油、化学、化工、生态、环保等)。 (2)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作品所属领域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内。每篇论文在8000字以内,每份调查报告在15000字以内;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中可包含被采用的为党政领导部门、企事业单位所做的各类发展规划、改革方案和咨询报告,同时附上原件及采用单位使用证明的复印件和有关鉴定材料。 (3)科技发明制作类: 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参赛学生须在作品申报书封面相应作品类别中划“√”。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申报时必须附有研究报告,并提供图表、曲线、实验数据、原理结构图、外观图(照片),如有鉴定证书和应用证书也可一同附上。 (二)参赛作品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超过两个;凡作者超过三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三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进行申报。 (三)所有作品均要以学生为主设计,撰写完成,可参加展示,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先进性、理论性和现实意义。 (四)各系报送作品总数原则上为5件,确有特别优秀的作品,可适当超报。 (五)所有上交材料(立项申报书、作品申报书、参赛作品)均需提供纸质材料(一式七份)与电子文档,由各系团总支汇总打包成压缩文件,统一发送至校团委学术科技部邮箱:twxueshukejibu@126.com。电子档与纸质材料内容要保持一致,不得变动。 (六)申报材料应由各系团总支统一报送,校团委不受理个人申报;所有申报材料要求以系为单位用纸制文件袋装好,送至综合楼四楼412校团委办公室。联系人:荣钰,联系电话:82825005,15874872992。 六、工作要求 (一)做好组织领导工作。各系组织作品阶段要在系党政领导的总体指导下进行,具体组织工作由系团总支负责。 (二)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挑战杯”竞赛是大学生学术竞赛的权威赛事,各系要加大对“挑战杯”竞赛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学生更加充分了解“挑战杯”竞赛的意义、目的和要求,引导更多的学生投身学术创新事业。 (三)做好组织参赛工作。各系要在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的基础上,广泛动员和组织广大老师积极参与指导,力争挖掘最优秀的作品参赛。 附件: 1.湖南女子学院第三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立项申报书 2.湖南女子学院第三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申报立项统计表 3.湖南女子学院第三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书 共青团湖南女子学院委员会 二〇一六年十一月九日 主题词:第三届 大学生 挑战杯 学术 科技 竞赛 湖南女子学院团委 2016年11月9日印发 (共印26份) 附件1 湖南女子学院第三届 “挑战杯”大学生 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立项申报书 作品名称: 系部班级: 作 者: 指导老师: 类别: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科技发明制作A类 □科技发明制作B类 年 月 将选择的类别用√代替□ 项目名称 个人作品 □ 团队作品 □ 所属学科 申请人或团队 姓名 系部 年级 第一作者 所在系部 联系 电话 指导 老师 职务/职称 联系 电话 申 请 理 由 项目实施条件(申请人或团队条件、指导老师条件、设备条件等) 申 请 理 由 项目实施计划(步骤、方案、时间安排等,若页面不足此页可重复) 项目 创新 点 预 期 价 值 和 成 果 第 一作 者 确 认 签名: 年 月 日 导 师 意 见 签名: 年 月 日 团 总 支 意 见 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校 团 委 意 见 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附件2 湖南女子学院第三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系部申报立项统计表 系部(盖章): 序号 作品名称及类型 第一作者 系部年级专业 联系方式 指导老师 备注 1 关于农村污染问题的调查研究(S-R) ××× ××系15级××专业 1381234XXXX ×××(教授) 本科 注:1、表格中填写的内容为举例说明,不做为实际申报项目信息,各系在填报时可将该信息删除; 2、作品类型用代码表示,其中“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代码为“N”,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的代码分别为“S-R”和“S-P”、科技发明制作类A、B两类的代码分别为“T-A”和“T-B”; 3、指导教师需注明职称; 4、请在备注栏中注明该项目团队成员最高学历,如“本科” 附件3 湖南女子学院第三届“挑战杯”大学生 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作品申报书 作品名称: 系部班级: 作 者: 指导老师: 类别: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科技发明制作A类 □科技发明制作B类 年 月 将选择的类别用√代替□ 说 明 1.申报者应在认真阅读此说明各项内容后按要求详细填写。 2.申报者在填写申报作品情况时,需根据个人项目或集体项目情况填写A1或A2表,根据作品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分别填写B1、B2或B3表。所有申报者可根据情况填写C表。 3.表内项目填写时一律打印,此申报书可复制。 4.学术论文、社会调查报告及所附的有关材料必须是中文(若是外文,请附中文本),请以4号楷体打印在A4纸上,附于申报书后(文章版面尺寸14.5×22cm)。 5. 其他参赛事宜请向校竞赛组织机构咨询。 A1.申报者情况(个人项目)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申报者情况栏内必须填写 个人作品的第一作者(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工作者); 2.本表中的团总支委意见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情况的确认。 申报者情况 姓 名 性别 出生年月 系部全称 专业 现学历 年级 学制 年 入学时间 作品全称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单位电话 合作者情况 姓 名 性别 年龄 学历 所在单位(系部全称) 资 格 认定 团总支 意见 是否为正式注册在校的全日制的我校学生(含专科生、本科生) □是 □否 若是,其学号为: (部门盖章) 年 月 日 系负责人或导师 意见 本作品是否为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 □是 □否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校团委 意见 本作品是否通过格式审查合格 □是 □否 (盖章) 年 月 日 A2.申报者情况(集体项目)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2.作者顺序按承担任务多少排列;3.本表中的团总支意见签章视为对申报者情况的确认。 申 报 者 代 表 情 况 姓 名 性别 出生年月 系部全称 专业 现学历 年级 学制 年 入学时间 作品全称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单位电话 其 他 作 者 情 况 姓 名 性别 年龄 学历 所在单位(系部全称) 资 格 认 定 团总支 意见 是否为正式注册在校的全日制的我校学生(含专科生、本科生) □是 □否 若是,其学号为: (部门盖章) 年 月 日 系负责人或导师意见 本作品是否为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 □是 □否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校团委 意见 本作品是否通过格式审查合格 □是 □否 (盖章) 年 月 日 B1.申报作品情况(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说明: 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 2.作品分类请按作品的学术方向或所涉及的主要学科领域填写; 作品全称 作 品 分 类 ( )A.机械与控制(包括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 制、工程、交通、建筑等) B.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电信、通讯、电子等) C.数理(包括数学、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等) D.生命科学(包括生物、农学、药学、医学、健 康、卫生、食品等) E.能源化工(包括能源、材料、石油、化学、化 工、生态、环保等) 作品撰写的 目的和基本 思路 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作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学 术 论 文 文 摘 作品在何时、何地、何种机构举行的会议或报刊上发表及所获奖励 请提供对于理解、审查、评价所申报作品具有参考价值的现有技术及技术文献的检索目录 申报材料清单(申报论文一篇,相关资料名称及数量) B2.申报作品情况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说明: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 作品全称 作品所属 领 域 ( )A哲学 B经济 C社会 D法律 E教育 F管理 作品撰写的目的和基本思路 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作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作 品 摘 要 作品在何时、何地、何种机构举行的会议或报刊上发表登载、所获奖励及评定结果 请提供对于理解、审查、评价所申报作品,具有参考价值的现有对比数据及作品中资料来源的检索目录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 □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会议 □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影视资料 □文件 □集体组织 □自发 □其它 主要调查 单位及 调查数量 省(市) 县(区) 乡(镇) 村(街); 单位 邮编 姓名 电话 ; 调查单位 个, 人次 B3.申报作品情况(科技发明制作) 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 2.本表必须附有研究报告,并提供图表、曲线、试验数据、 原理结构图、外观图(照片),也可附鉴定证书和应用证书; 3.作品分类请按照作品发明点或创新点所在类别填报。 作品全称 作品分类 ( )A.机械与控制(包括机械、仪器仪表、自动化控制、工程、交通、建筑等) B.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电信、通讯、电子等) C.数理(包括数学、物理、地球与空间科学等) D.生命科学(包括生物、农学、药学、医学、健康、卫生、食品等) E.能源化工(包括能源、材料、石油、化学、化工、生态、环保等) 作品设计、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创新点,技术关键和主要技术指标 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必须说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作品是否具有突出的实质性技术特点和显著进步。请提供技术性分析说明和参考文献资料) 作品在何时、何地、何种机构举行的评审、鉴定、评比、展示等活动中获奖及鉴定结果 作品所处 阶 段 ( )A实验室阶段 B中试阶段 C生产阶段 D (自填) 作品可展示的 形 式 □实物、产品 □模型 □图纸 □磁盘 □现场演示 □图片 □录像 □样品 使用说明及该作品的技术特点和优势,提供该作品的适应范围及推广前景的技术性说明、市场分析和经济效益预测 专利申报情况 □提出专利申报 申报号 申报日期 年 月 日 □已获专利权批准 批准号 批准日期 年 月 日 □未提出专利申请 C.当前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说明:1.申报者可根据作品类别和情况填写; 2.填写此栏有助于评审。 D.参赛作品
- 上一篇: 湘女院团字[2016]16...
- 下一篇: 湘女院团字[2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