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赴战“疫”一线!海宁44名“第一书记”来驻村了
日期:2022-03-25 09:34:00  发布人:admin_tw  浏览量:173

2022-03-25 | 来源:中国青年网、海宁新闻网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

许村镇30个村社和周王庙镇14个村社来了44名“第一书记”他们是谁?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他们每天都要面对什么?让我们一起跟着许村镇塘桥村市派战时“第一书记”王玉良去现场看看

“你好,有人吗?”3月22日,是许村镇塘桥村市派战时“第一书记”王玉良驻村的第4天。这天上午,他与村工作人员一起进组扫楼。

“核酸检测每天都要做的,今天做了吗?”王玉良询问租户。“昨天做了,今天还没有。”租户答。“每天都要做的,赶快去。”王玉良催促道。

这番场景自王玉良成为塘桥村“第一书记”后,天天上演。“像我到了这里之后,一般上午就是全力以赴协助核酸检测,比如说核酸检测现场发现拥挤,我们会及时劝导,同时我们会去喊楼,一家一家去敲门,叫他们下去做核酸,提升核酸检测率,确保核酸检测全覆盖。下午我们主要是围绕上级相关要求,比方说检查企业店铺是否关停,我们去抓整改落实。” 王玉良盘点起每日工作。

1963年出生的王玉良是市总工会干部。尽管这是他第一次来到塘桥村,但驻村第一天上午他便跟上了村里工作节奏,迅速进入战时状态,“我长期在基层工作,就是从农村成长起来的。”每天,王玉良都自带笔记本电脑,在塘桥村走廊内的一张桌子上临时办公。

录入疫情防控相关数据、填写疫情防控发现相关问题……王玉良需在每天下午五点前上报报表给许村镇。疫情防控相关问题都来自王玉良每日下午的检查,每日报表中,家庭作坊检查是重点。

塘桥村总人口数过3万人,村内有1000多家家庭作坊。疫情当下,许村镇全面“静下来”,家庭作坊都需关闭。但是否家家户户都落实到位,这成为王玉良最关心的事之一。

3月22日下午,发布君跟随王玉良前往塘桥村界牌头十六组。或敲门入户,或试拉卷闸门,王玉良与村干部一起检查村内停工落实情况。

“开门,快开门。”走到一户人家家门口时,王玉良眼尖发现卷闸门口冒出蒸汽,随即判断里面可能有企业未停工。当卷闸门打开时,果不其然,企业正忙着生产。现场,村干部立即拉闸,王玉良要求企业即刻整改。

从市区到许村,路程接近一小时。王玉良每天凌晨三四点从市区出发,晚上6点再从塘桥村返回市区,他的眼中已有明显疲惫,但他告诉发布君,“作为干部,哪里需要就要去哪里,要打起精神投入到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尽早取得胜利。”

“在王书记的指导下,我们先后分了四个小组下到各个网格片组进行上门摸底,并对辖区企业有序关停,他帮我们理清了工作思路,打开了工作路径。” 许村镇塘桥村党委书记孙耀年表示。

“第一书记”的担当

发布君了解到,为发挥新时代“网格连心、组团服务”机制优势,前期海宁市已抽调44名科级领导干部全覆盖驻点许村镇30个村社和周王庙镇14个村社担任“第一书记”,机关党员干部组团下沉至所有网格。

各市派“第一书记”驻村后,他们作为“总调度员”,统筹市级机关干部和其他镇村干部力量重点开展核酸检测发动、秩序维护、敲门扫楼、自检试剂发放、宣传和指导、社会面管控、房东责任落实等工作,确保核酸检测“应检尽检、一个不漏”、社会面“应关尽关、快速静下来”,切实守好疫情防控“最小单元”,筑起了全民参与疫情防控“铜墙铁壁”。

责任编辑:左橙

核发:0 点击数:173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