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湖南女子学院 龙微)7月2日,湖南女子学院“母亲赋能”团队在怀化市大崇乡石板桥村开展“家风·家训·家的故事”征集活动。家风家训的收集及传播,旨在弘扬家庭美德,传承优秀家风家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家风也称门风,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与作风,是一个世族的风气。“每当家里有多人吃饭的时候,我爷爷先给我太爷盛饭,太爷动筷了,我们才敢吃饭,我太爷总会把好吃的给我爸吃一口。”当地初中部学生会主席付利霞在采访中说。在这朴实无华的文字中,展现的是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许许多多贴近群众生活的家风家训反映了现代农村家庭的文明建设以及家规家训的文化传承。
一个个家风故事,一句句真情告白,是一个家庭文化传承的缩影。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石板桥村村委会彭主任率先做出了表率。作为一名有着15年党龄的乡村干部,彭主任在被问到为什么选择回乡当村官时,他脱口而出:“还是想为家乡做一份贡献。”
彭主任担任村官后总是一心为人民服务。“他总是早上7:00就出门工作,晚上回家吃过晚饭还会一个人在房间内处理村中事务。最让他牵挂的是村里那些独自在家的老人。记得有一年正值冰糖柚收获的季节,他每天都去帮那些老人收柚子。早上干净的衣服出去,晚上总是灰头土脸的回来,洗完澡便倒头就睡。孩子们看到他这么辛苦都让他休息休息,他却总对孩子们说‘在其位,某其职,负其责,尽其事,为村民做一些事并不会让我们失去什么,但是他们却可以轻松许多。’孩子们在他的带领下,也会时常去帮助有需要的人。”彭主任的夫人在谈及其工作时说到。
彭主任对工作的热情,对村民的付出,不仅悄悄地改变着村民们的生活,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的孩子。他的大儿子彭昭荣在谈及父亲时,脸上不由自主的展现出自豪的神情:“爸爸总对我说,要时刻为人民着想,为人民做实事,他是人民的村官,是大家的信任与支持成就了现在的他。他是我的榜样,我以后也要成为像他这样为人民服务的人!”青年儿童是祖国未来的主力军。说好家风故事,既能对子女起到启示引导的作用,也能促进子女对父辈精神的继承,鼓励青年群体为民族和国家的兴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好的家风、家训、家规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和鞭策,更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讲好家风家训故事,传承历史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重要任务。”湖南女子学院校团委书记周思说。开展“家风·家训·家的故事”征集活动是湖南女子学院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的重要载体,是湖南女子学院传承优秀中华文化、服务人民的重要见证,是湖南女子学院对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重要方式。
(责任审核人:周思)
- 上一篇:初心不忘再出发,砥砺...
- 下一篇:重温入党誓词,传承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