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夕相伴共青春,传唱红歌忆党情 -- 湖南女子学院三下乡主题实践活动
日期:2022-07-04 14:00:00  发布人:admin_tw  浏览量:491

本网讯(张颖怡 龙微 余常湘)红歌教唱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血脉,凝结民族自信之魂的重要手段。7月4日,湖南女子学院“母亲赋能,振兴乡村”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于怀化市石板桥村举办了“朝夕相伴共青春,红色歌曲教学”主题活动,以此助力增强中华历史感召力,携领广大群众充分发掘红色歌曲所含价值理念,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此次红歌教学的受众主要为老年人群体,课前,湖南女子学院罗莎、薛娇两位老师带领大家进行了呼吸训练。在老师及助教的带领下,村民们在一呼一吸间逐渐投入课堂,随后进入《我和我的祖国》歌曲教学。课堂分为歌曲赏析、歌曲情感、歌曲教唱、歌曲演绎四个模块,通过采用抒情与激情相结合的笔调,将优美动人的旋律及朴实真挚的歌词巧妙结合起来,以表达人们对伟大祖国的衷心依恋与真诚歌颂。




“《我和我的祖国》唱起来更多的是一种情怀,我们的党不容易啊,100多年来走过了这么多风风雨雨。现在别人有的,我们也有了,是党的信念和执着成就了现在的中国。”石板桥村合唱队的刘潞奇爷爷在音乐结束后激动地说。歌曲不仅承载了人们对祖国的崇敬,亦涵盖了人们对党百年历史奋斗征程的传颂。 




“为什么我们要把祖国比喻成母亲呢?”湖南女子学院薛娇老师提问到。“因为母亲是我们的启蒙者,母亲教我们如何说话、走路,我们的祖国同样如母亲一般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做事。”石板桥村合唱队队员蒋叔叔率先回答。《我和我的祖国》歌词“我最亲爱的祖国,我永远紧贴着你的心窝;你用你那母亲的脉搏和我诉说;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展现的正是祖国与人民的亲密关系。湖南女子学院红色歌曲教学活动,让石板桥村村民在悠扬的歌声中,更加坚信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会越来越繁荣昌盛;在革命年代里孕育的红色革命之花,在新的时代里亦将更加茁壮健康地光荣绽放。




红色歌曲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对弘扬红色文化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罗莎老师表示,“弘扬红歌,不仅是要让群众学会如何唱红歌,更要理解红歌背后的深意,在思想上与之产生共鸣。”据悉,湖南女子学院三下乡团队同时面向青少年群体展开了红歌教学,致力于以此更好丰富红色教育,感受革命先辈带给我们的革命精神,培养青少年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其培育远大而崇高的理想信念。

动听的旋律在胸中回荡,动人的歌词在心中吟唱。未来,团队将持续进行红色歌曲教学,助力更多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同时团结更多民众不忘党的奋斗历史,不忘党的百年征程,不忘党的奋斗初心,在新时代谱写出愈加恢宏壮阔且影响深远的乐章。

   (图:田熙澜 彭璐  责任审核人:周思)

核发:0 点击数:491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